新闻中心更多>>
- 分光光度计的发展及工作原理
- 点击次数:3909 更新时间:2013-08-06
- 1665年牛顿做了一个实验,在这个试验中,牛顿使用了分光光度法:他让太阳光透过暗室窗上的小圆孔,在室内形成很细的太阳光束,该光束经棱镜色散后,在墙壁上呈现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的色带。这色带就称为“光谱”。牛顿通过这个实验,揭示了太阳光是复合光的事实。1815年夫琅和费仔细观察了太阳光谱,发现太阳光谱中有600多条暗线,并且对主要的8条暗线标以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、H符号。这是人们zui早知道的吸收光谱线,被称为“夫琅和费线”,但当时对这些线还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。1859年本森和基尔霍夫发现由食盐发出的黄色谱线的波长和“夫琅和费线”中的D线波长*一致,才知道一种物质所发射的波长(或频率),与它所能吸收的波长(或频率)是一致的。1862年密勒应用石英摄谱仪测定了100多种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。他把光谱图表从可见区拓展到了紫外区,并指出吸收光谱不仅与组成物质的基因有关,而且与分子和原子的性质有关。此后,哈托莱和贝利等人又研究了各种溶液对不同波段的截止波长。并发现与吸收光谱相似的有机物,它们的结构也相似。并且可以解释用化学方法所不能说明的分子结构问题,初步建立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,以此推动了分光光度计的发展。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研制成了世界上*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,此后,分光光度计得到了发展,并且很快在各个领域的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应用。
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朗伯-比耳定律。18世纪初,琅伯在前人的基础上,进一步研究了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厚度的关系,并于1760年指出:如果溶液的浓度一定,则光对物质的吸收程度与它通过的溶液厚度成正比,这就是朗伯定律,其数学表达式为:
A=lgI。/I=K。b
式中,A为吸光度;I。为入射光强度;I为透射光强度;b为液层厚度(即光程);K。为比例常数。
1852年,比耳研究了各种无机盐的水溶液对红光的吸收后指出:光的吸收和光所遇到的吸光度的数量有关;如果吸光物质于不吸光的溶剂中,则吸光度和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,这就是比耳定律,其数学表达式为:
A=lgI。/I=K1C
式中,A为吸光度;I。为入射光强度;I为透射光强度;C为溶液的浓度;K1为比例常数。
将朗伯定律和比耳定律结合起来,则为朗伯-比耳定律,公式如下:
A=lgI。/I=K2bC
式中,A为吸光度;I。为入射光强度;I为透射光强度;C为溶液的浓度;b为液层厚度(即光程);K2为比例常数。
朗伯-比耳定律认为:当一束光平行的单色光通过某一均匀的有色溶液时,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光程的乘积成正比,这就是朗伯-比耳定律的真正物理意义,它是光度分析中定量分析的zui基础、zui根本的依据,也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。
分光光度计正是根据朗伯-比耳定律,对物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。原载于:www.aoe-sh.com